常用馬氏體不銹鋼的含碳量為0.1~0.45%,含鉻量為12~14%,屬于鉻不銹鋼,通常指Cr13型不銹鋼。典型鋼號有1Cr13、2Cr13、3Cr13、4Cr13等。
這類鋼一般用來制作即能承受載荷又需要耐蝕性的各種閥、機泵等零件以及一些不銹工具等。
為了提高耐蝕性,馬氏體不銹鋼的含碳量都控制在很低的含量范圍,一般不超過0.4%。含碳量越低,鋼的耐蝕性就越好,而含碳量越高,基體中的含碳量就越高,則鋼的強度和硬度就越高;含碳量越高,形成鉻的碳化物量也就越多,其耐蝕性就變得越差一些。
由此不難看出,4Cr13的強度、硬度指標優于1Cr13,但其耐蝕性卻不如1Cr13。
1Cr13和2Cr13具有抗大氣、蒸氣等介質腐蝕的能力,常作為耐蝕的結構鋼使用。為了獲得良好的綜合性能,常采用淬火+高溫回火(600~700℃),得到回火索氏體,來制造汽輪機葉片、鍋爐管附件等。
而3Cr13和4Cr13鋼,由于含碳量高一些,耐蝕性就相對差一些,通過淬火+低溫回火(200~300℃),得到回火馬氏體,具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(HRC達50),因此常作為工具鋼使用,制造醫療器械、刃具、熱油泵軸等。